乙酸甲酯◕✘,是一種有機化合物◕✘,分子式為C3H6O2◕✘,主要用作有機溶劑◕✘,是噴漆人造革及香料等的原料↟₪◕◕。
密度▩☁:0.932g/cm3
熔點▩☁:-98℃
沸點▩☁:56.8℃
閃點▩☁:-9℃
logP▩☁:0.18
折射率▩☁:1.354
飽和蒸汽壓▩☁:21.7kPa(20℃)
臨界溫度▩☁:233.7℃
臨界壓力▩☁:4.69MPa
引燃溫度▩☁:454℃
爆炸上限(V/V)▩☁:16.0%
爆炸下限(V/V)▩☁:3.1%
外觀▩☁:無色透明液體◕✘,具有香味↟₪◕◕。
溶解性▩☁:微溶於水◕✘,可混溶於乙醇▩│◕╃、乙醚等多數有機溶劑
主要用途及接觸機會▩☁:用作溶劑▩│◕╃、香精▩│◕╃、人造革▩│◕╃、試劑等↟₪◕◕。
侵入途徑▩☁:吸入▩│◕╃、食入▩│◕╃、經皮吸收↟₪◕◕。
人體危害▩☁:具有麻醉和刺激作用↟₪◕◕。人接觸較高濃度的本品◕✘,可引起眼▩│◕╃、鼻▩│◕╃、咽喉和呼吸道刺激症狀↟₪◕◕。重複或長時間接觸◕✘,出現進行性的麻醉作用↟₪◕◕。停止接觸後恢復較慢◕✘,有時可造成角膜混濁↟₪◕◕。對皮膚可引起皮炎及溼疹↟₪◕◕。接觸本品蒸氣引起眼灼痛▩│◕╃、流淚▩│◕╃、進行性呼吸困難▩│◕╃、頭痛▩│◕╃、頭暈▩│◕╃、心悸▩│◕╃、憂鬱▩│◕╃、中樞神經抑制↟₪◕◕。由其分解產生的甲醇可引起視力減退▩│◕╃、視野縮小和視神經萎縮等↟₪◕◕。 高濃度可發生麻醉作用及肝▩│◕╃、腎充血;持續大量吸入◕✘,則可發生急性肺水腫↟₪◕◕。慢性影響可有繼發性貧血◕✘,白細胞增多◕✘,內臟濁腫和脂肪性變↟₪◕◕。偶有對本品發生過敏者◕✘,小量吸入後可因血管神經障礙而致牙齦出血↟₪◕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