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三乙胺☁₪◕✘,是一種有機化合物☁₪◕✘,分子式為C6H15N☁₪◕✘,為無色油狀液體☁₪◕✘,有強烈氨臭✘☁│、易燃◕₪•│。稍溶於水☁₪◕✘,溶於乙醇✘☁│、乙醚等有機溶劑◕₪•│。有刺激性☁₪◕✘,有毒☁₪◕✘,誤吞嚥會中毒☁₪◕✘,會燒傷皮膚☁₪◕✘,其蒸汽會強烈刺激眼皮及粘膜☁₪◕✘,遇明火✘☁│、高溫✘☁│、強氧化劑有引起燃燒和爆炸危險◕₪•│。工業上主要用作溶劑✘☁│、固化劑✘☁│、催化劑✘☁│、阻聚劑✘☁│、防腐劑☁₪◕✘,及合成染料等◕₪•│。
製備方法↟▩✘:
1. 可用乙醇和氨作用製得◕₪•│。將乙醇和液氨在氫氣存在下☁₪◕✘,經氣化後進入預熱器(150±5℃)進行預熱☁₪◕✘,然後進入裝有銅-鎳-白土催化劑的反應器(190±2℃)和第二反應器(165±2℃)進行合成☁₪◕✘,生成一乙胺;二乙胺;三乙胺的混合物☁₪◕✘,經冷凝後☁₪◕✘,再經乙醇噴淋吸收得三乙醇胺粗品☁₪◕✘,經分離;脫水和分餾☁₪◕✘,收集88-90℃餾分得三乙胺◕₪•│。原料消耗定額↟▩✘:乙醇(95%)2300kg✘☁│、t;液氨(99%)500kg✘☁│、t;氫氣(99%)150標立方米✘☁│、t◕₪•│。
精製方法↟▩✘:常含有乙胺✘☁│、二乙胺和乙醛等雜質☁₪◕✘,一般用分餾的方法精製◕₪•│。為了除去微量的伯胺和仲胺☁₪◕✘,可加入乙酸酐✘☁│、苯甲酸酐或鄰苯二甲酸酐迴流後分餾☁₪◕✘,餾出物用活性氧化鋁或固體氫氧化鉀乾燥後再蒸餾◕₪•│。其他精製方法有↟▩✘:將三乙胺轉變成鹽酸鹽☁₪◕✘,再用乙醇重結晶☁₪◕✘,至熔點達到254℃時☁₪◕✘,與氫氧化鈉水溶液作用☁₪◕✘,以遊離出三乙胺☁₪◕✘,經固體氫氧化鉀乾燥後☁₪◕✘,在鈉存在下於氮氣流中蒸餾得純品◕₪•│。
2. 在氧氣存在下☁₪◕✘,乙醇與氨在銅✘☁│、鎳✘☁│、白土催化劑存在下加熱進行合成反應☁₪◕✘,生成一✘☁│、二✘☁│、三乙胺混合物◕₪•│。混合物經冷凝✘☁│、萃取✘☁│、吸收製得粗品◕₪•│。粗品再經分離✘☁│、靜置分層✘☁│、脫水✘☁│、蒸餾即得產品◕₪•│。
3. 將乙醇(kg)✘☁│、液氨(kg)✘☁│、氫氣(m3)按23∶50∶15的比例混合後預熱至145~155℃☁₪◕✘,通入裝有銅鎳白土催化劑的反應器(190℃左右)和第二反應器(165℃左右)反應☁₪◕✘,生成一乙胺✘☁│、二乙胺和三乙胺的混合物☁₪◕✘,經冷凝後進行精餾☁₪◕✘,收集88~90℃餾分即三乙胺◕₪•│。
4.合成↟▩✘:由氯乙烷與氨在壓力下加熱而得◕₪•│。